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周初拉升,后有震荡,然后大体趋稳。其中,建筑钢材方面,截至2月21日,?准20mm的HRB400螺纹钢均价为4010元/吨,与节后第一个交易日(2月16日)相比上涨了70元/吨;板材方面,热轧卷板的涨幅为40元/吨,冷轧卷板和中厚板的涨幅为70元/吨~90元/吨。
从各基本面的情况来看,宏观面释放出多重利好信号,为钢市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使得市场对后市走势趋好的预期走强;而供需矛盾难解,且成本面支撑作用不大,意味着后期利好与压力并存,预计国内钢市将以窄幅震荡为主。
宏观面:国内利好渐成 国际环境不稳
当前,国内宏观面不断释放出利好信号,为国内钢市运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国际间贸易摩擦频现,则给我国的钢材出口蒙上了一层阴影。
首先,投资拉动需求的预期不断增强。春节前,在各省两会上公布的2013年的工作计划中,不少地区都出现了上万亿元规模的投资计划,在千亿元以上的更是十分普遍,涵盖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镇化建设等领域。另据铁道部2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9.94亿元,同比大幅上升70.9%,其中基建投资完成141.75亿元,同比增加62.3%。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基建领域,将有效促进钢材需求释放。
其次,新增贷款大幅增长,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据央行统计,1月份,全社会融资规模达到2.54万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加1.56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3340亿元,环比多增6157亿元。新增贷款大幅增长,将使后期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
再其次,铁路货运价格上调,对长距离运输的钢铁来说,吨钢成本会增加不少。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铁道部于2月17日下发了《关于调整铁路货物运输价格的通知》,决定自2013年2月20日起,对实行统一运价的营业线货物运价进行调整,平均运价水平每吨每公里提高1.5分钱,涨幅达到13%。
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间钢铁贸易摩擦频发,或导致钢材出口难度进一步加大。进入2013年以来,欧盟和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分别就我国出口的无缝钢管和热轧钢材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例如,2月1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我国的无缝钢管(直径超过406.4毫米)发起反倾销调查,共涉及96家企业。随着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事件增多,今年我国钢铁产品出口难度将进一步加大,或将使国内钢材市场面临更大的供应压力。
综合以上信息,当前,国内宏观面利好已逐渐形成,后期国内钢市回暖的基础将得到巩固,钢价有望受到提振。
供需面:需求冷清延续 供需矛盾难解
从当前的供需基本面来看,需求冷清的状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2月16日~2月22日,钢材市场尚处于节后冷清期,还没有正式进入状态。据某些大型贸易企业介绍,春节后钢材市场会有一波采购小高峰,但是需求量有限,不足以支撑钢价继续大幅上行。特别是建筑钢材方面,因为库存压力较为明显,且商家手中资源均有盈利空间,所以价格有可能盘整运行甚至小幅回调。其他品种同样存在着利润兑现的问题,一旦外部环境以及远期市场表现较差,那么现货价格也有窄幅回调的可能。而且,机械制造、汽车以及家电等行业恢复速度并不是很乐观,而造船行业则令人堪忧。因此,后期需求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转暖,这种冷清状态恐怕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再看供应方面的情况。据业内监测机构对五大品种(螺纹钢、线材、热轧卷板、中厚板、冷轧卷板)的生产情况调查显示,2月份,国内部分钢厂五大品种、共计524条生产线的计划生产量达到3993万吨,环比1月份增加266.36万吨,产线达产率为87.36%;而2月份这些钢厂的出口计划量与1月份大体相当。也就是说,国内市场将额外增加266.36万吨的投放量。然而,由于2月份正好赶上传统的春节假日,这个月至少有2周的时间(算上提前休假和延迟上班的因素)下游需求处于停滞状态,因此,目前国内钢材市场供应压力较大。
钢厂生产增量的结果直接表现为钢材库存的增加。据统计,截至2月16日,国内钢材五大品种社会库存量为1801.6万吨,周环比增加了185.04万吨;而另一项针对春节期间部分钢厂库存的调查结果显示,72家螺纹钢生产企业的库存增加了77.95万吨,55家线材生产企业的库存增加了42.15万吨,33家热轧卷板生产企业的库存增加了19.7万吨,38家中厚板生产企业的库存增加了18.32万吨,23家冷轧卷板生产企业的库存增加了3.5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