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季度GDP增速放缓至7%,投资、出口增速放缓,消费表现相对稳健。一季度工业经济表现疲弱,铁路货运量同比下滑9%,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0.7%,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至6.4%。由于外汇占款同比明显少增,表外融资减少等因素,导致M2同比增速进一步放缓,显示了实体经济投资意愿较低。
工业通缩压力缓解但风险犹存
2015年3月CPI同比增长1.4%,增幅较上月持平。今年春节后降水适宜,鲜菜供应充足,导致鲜菜价格同比增幅明显收窄。同时,去年下半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当前国内车用燃料同比大降,对CPI上涨继续形成制约。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是鲜果、蛋、家庭服务同比涨幅较高。
3月PPI同比下降4.6%,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持续37个月负增长,工业通缩压力仍大,主要是由于原油、铁矿石、煤炭、钢铁等价格同比大降。从4月上半月来看,大宗商品价格仍处于低谷,预计后期CPI、PPI改善空间有限,通缩风险犹存,需加大稳增长力度。
工业增加值增速创下2008年12月以来新低
2015年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较1-2月回落1.2个百分点,创下2008年12月以来新低。主要用钢行业中,3月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汽车、电气机械等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2.4%、6.3%、6.9%,增速分别较1-2月下滑1.5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2.1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由正转负,需求尤为疲弱。不过,当月运输设备、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12.3%,增速较1-2月上升5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显示需求有所回暖且增长相对较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