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推特上宣布将推迟加征中国商品关税。他称,作为善意的表示,将加征2500亿美元高品关税的决定推迟到10月15日。原先这批商品的关税将从10月1日开始由25%提升至30%。
本期,宏观面消息是利好与利空交织,归纳起来主要有:1、地方债发行顺利,基建投资得到保障;2、专项债提速扩容,使用范围有望扩大;3、CPI处于高位,PPI环比仍在下滑;4、房地产景气度下降,土地市场退烧;5、地方项目集中上马,投资或将提振经济;6、中美互相让步,贸易摩擦有所缓解。相比之下,行业面的消息不多,也没有实质性利好:1、钢铁出口量下滑,外部市场面临压力;2、限产并非常态化,粗钢日均产量依然较高;3、下游行业存在困难,汽车和机械有冷有热;4、区域环保更像走过场,实际影响并不明显。
综合来看,宏观面各种因素交织,但主基调不会改变:在政策的呵护下,经济在既定的区间运行,盲目的乐观和过度的悲观都不可取。对于行业面来说,可以总结为:短期没有利空,长期缺少利好——短期内,需求端不会有什么问题,不妨更多关注供应端的变化。具体到现货市场,积极因素是,近期国内建筑钢价整体回升,社会库存呈现季节性下降,供需矛盾阶段性缓解;消极因素是,价格上涨带来复产冲动,钢厂停产检修现象有所减少,各地需求也难以同步放大。所以,我们在庆幸市场走出颓势的同时,需要保持一份警惕,建议后期关注两个重要指标:资本市场的热度,刚性需求的强度。
对于上海市场而言,当前价格在震荡中回升,需求总体表现不错,这也意味着价格与销量的关联度更加紧密——二者相互配合,情绪受到感染,在周边钢厂强势,需求保持强度的现状下,价格抬升的概率更大。笔者以为,本期价格小幅走高,下周市场还会趋强:积蓄动力,惯性而为;先涨为敬,再看销量。[文]特邀评论员希玛拉亚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