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行业去产能步伐加快,引发多方关注。梳理获悉,山西、山东、河北等多个焦化主产区,近期纷纷收紧政策,进一步加大淘汰力度。受此影响,2020年将成为焦化行业转型的关键一年,焦炭定价或可取得更多主动权。
统计显示,今年1-10月,我国焦炭产量为3.93亿吨,同比增长5.6%。下游钢铁等需求增长,带动焦炭产量同步上升。但高产量并未带来高收益,自9月以来,焦炭价格平均环比下降300元/吨、同比下降560元/吨。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崔丕江透露,目前已有60%左右的焦化企业处于亏损边缘,行业在挑战中艰难前行。随着落后产能逐步退出、技术工艺升级换代,焦化市场能否迎来转机?
主产区加码减产
去产能进程加速
在压减产能、环保升级等多重因素下,焦化行业近期震荡不断。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率先行动,日前对唐山市汇丰炼焦制气有限公司等11家无证排污的焦化企业,依法予以处置、关停。根据通报,11家企业涉及在产产能1435万吨,占全市总产能的比重超过40%,治理力度之大可见一斑。
河北只是焦化去产能的一个缩影。在另一主产区山西,了解到,根据省级《焦化行业压减过剩产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太原、忻州、阳泉、长治及临汾五地,分别出台了市级方案,并于近日通过山西省焦化行业压减过剩产能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的审核。结合本地情况,5地市均要在2020年10月底前完成相关任务。
“目前,山西焦化产能约为13000万吨,其中吕梁、长治、临汾位列前三,这也是压减重点所在。力争明年10月底前关停到位,一定程度上避开了供暖季,可减轻淘汰落后产能的难度。”一位熟悉情况的当地人士表示。
推进较早的山东、江苏等地,则是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收紧政策。例如,山东最新发布《关于落实焦化产能压减及违规项目停建停产工作的通知》强调,各地市严格确保按期完成任务。按照山东省焦化协会的数据,山东在产产能约5500万吨,2019年压减1031万吨,全省减产20%左右。
“2020年影响焦炭价格的主要变量之一,就是焦化主产区去产能。其中,山东、江苏两地对供给的影响较大。山东今明两年压减1686万吨,或将于2020年上半年实质性落地;考虑到明年是江苏去产能任务的截止年,其进度也将加速。” |